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陈公琰教授专访丨“鱼”和“熊掌”兼得,长生存与安全性并重,阿得贝利单抗为ES-SCLC患者带来双优+选择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3/1/19 9:42:06  浏览量:22454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带来鼓舞人心的进步,不仅重塑了一线治疗策略,也开辟了未来探索的广阔空间。

 
这则病例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有哪些启发,请您分享一些心得体会。

陈公琰教授:我院是CAPSTONE-1研究分中心之一,这位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经过初筛符合纳入标准,2019年5月正式进入CAPSTONE-1研究,接受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4-6周期,随后接受阿得贝利单抗维持治疗35个周期。在完成免疫联合化疗方案的第一个周期后,最佳疗效为PR。截止2022年9月,患者已经存活三年多,依然处于PR的状态,而且生活质量良好,没有明显的不适。主要不良反应是用药两个周期之后出现的贫血和白细胞降低,经过对症处理之后,患者很快恢复正常。通过这则病例,我们看到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的疗效可观,患者对于不良反应的耐受性非常好。
 
从阿得贝利单抗的抗体选择中可以看到,其整体抗体研发思路是为了追求更纯净的抗体。药物研发应关注疗效与安全性的双赢,重视疗效,更重视安全性,让患者对药物能欣然接受,让医生可以放心用药。在当前免疫治疗产品越来越丰富的情况下,患者更需要疗效卓越、安全性佳的双优+选择,CAPSTONE-1临床研究显示阿得贝利单抗可实现“鱼与熊掌兼得”。我们对阿得贝利单抗在真实世界中的应用结果也拭目以待,希望能够进一步验证临床研究中的疗效和安全性,为中国的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个双优+的新选择。
 
CAPSTONE-1研究的成功进一步增强了人们对免疫疗法用于ES-SCLC一线治疗的信心,也打破了中国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长期被国外药物垄断的窘境,让中国患者拥有了更多的治疗选择。阿得贝利单抗作为民族原研创新药物,无论是在性价比、药物可及性还是慈善政策方面都较国外药物有更大优势。我们对阿得贝利单抗有充分的信心,期待该药物早日上市。
 
【病例分享】
 
基本信息
 
患者为62岁女性。2018年12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白色泡沫样痰,伴胸闷气短,胸部疼痛。2019年2月25日自觉咳嗽加重,痰中带鲜红色血丝。2019年4月3日于当地医院行胸腔CT示:左肺上叶占位性病变,纵膈淋巴结肿大、融合,考虑周围型肺癌并阻塞性肺炎,伴随纵膈淋巴结转移。4月17日患者自觉声音嘶哑、吞咽困难饮水呛咳。
 
患者无明显阳性体征,ECOG评分为1分。既往体健,吸烟40年,10支/日,无饮酒史。无肿瘤家族史。

辅助检查
 
CT检查显示肺门附近出现密度不均匀、形态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头部MRI、骨ECT、浅表淋巴结超声、腹部超声无异常。
 
CT引导下肺穿刺显示,病理(左肺)小细胞肺癌。结合免疫酶标,符合小细胞肺癌。
 
诊断
 
左肺上叶小细胞癌,纵膈多发淋巴结转移,左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疾病分期:广泛期。
 
治疗过程
 
这位患者入组CAPSTONE-1研究,这是一项采用阿得贝利单抗联合依托泊苷+卡铂对比安慰剂联合依托泊苷+卡铂一线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多中心的III期临床研究。
 
2019-05-02始行诱导治疗,治疗方案为阿得贝利单抗(20 mg/kg d1)联合化疗(依托泊苷100 mg/m2 d1-3,卡铂AUC=5 d1)(根据揭盲结果),Q3W;
 
2019-09-03始行阿得贝利单抗(20mg/kg d1)维持治疗35周期。
 
疗效评价
 
2019-08-12治疗1周期(3周),最佳疗效点为PR。
 
2019-11维持治疗3周期后(5个月):头部MRI、骨ECT、浅表淋巴结超声、腹部超声无异常。
 
2022-09维持治疗3年,肿瘤持续缓解。
 
 
不良反应
 
贫血
 
发生时间:2019年7月2日(2周期后,I级);7月13日(3周期后,I级);8月2日(4周期后,II级);8月16日(5周期后,I级)。处理方式:口服生血宝。转归:恢复正常范围。
 
白细胞降低
 
发生时间:2019年6月6日(应用1周期后)。处理方式:短效生白针。转归:恢复正常。
 
病例小结及治疗体会:这项研究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人群中探索了免疫联合化疗方案。本病例表明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在SCLC人群中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为贫血和白细胞降低,考虑到化疗药物自身亦存在骨髓抑制作用,故此不良反应可能与化疗药物相关。阿得贝利单抗的总体安全性较好。
上一页  [1]  [2]  [3]  [4]  [5]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无医学编辑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小细胞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