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5~7日,第五届肿瘤精准诊疗高峰论坛暨第八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2022 COMB)在北京召开。在HR+乳腺癌专场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以“后CDK4/6抑制剂时代的精准治疗”为题,介绍了HR+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肿瘤瞭望》有幸在会议期间采访了袁芃教授,详解有关CDK4/6抑制剂用于HR+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患者的后线治疗策略、复发高风险早期HR+乳腺癌患者的强化治疗等一系列问题的最新进展。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2022年8月5~7日,第五届肿瘤精准诊疗高峰论坛暨第八届乳腺癌个体化治疗大会(2022 COMB)在北京召开。在HR+乳腺癌专场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袁芃教授以“后CDK4/6抑制剂时代的精准治疗”为题,介绍了HR+乳腺癌精准治疗的最新进展。《肿瘤瞭望》有幸在会议期间采访了袁芃教授,详解有关CDK4/6抑制剂用于HR+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患者的后线治疗策略、复发高风险早期HR+乳腺癌患者的强化治疗等一系列问题的最新进展。
01
《肿瘤瞭望》:您在本届大会上带来了“后CDK4/6抑制剂时代的精准治疗”报告,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CDK4/6抑制剂在HR+/HER2-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的地位?
袁芃教授:对于HR+/HER2-晚期乳腺癌,目前全球范围内和我国首选的一线治疗标准方案,均为内分泌治疗联合CDK4/6抑制剂。PALOMA、MONALEESA、MONACH三大系列临床研究均无一例外的显示,在芳香化酶抑制剂(AI)或氟维司群的基础上,加用目前全球已获批的三大CDK4/6抑制剂(注:即哌柏西利、阿贝西利和Ribociclib),均能够显著提高无进展生存期(PFS),且MONALEESA系列研究报告了总生存期(OS)的获益,再度夯实了CDK4/6抑制剂在晚期HR+/HER2-乳腺癌患者一线治疗中的地位。
02
《肿瘤瞭望》:CDK4/6抑制剂为HR+/HER2-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希望,而对于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晚期乳腺癌患者,后线治疗可选择的策略有哪些?
袁芃教授:这是目前学界讨论较多的话题,虽然CDK4/6抑制剂已经成为了一线标准治疗推荐,但耐药和疾病进展仍然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二线乃至更后线治疗方案的选择仍需探索。目前国际上有很多相关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中,如CDK4/6抑制剂的跨线治疗,今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报告的MAINTAIN研究,就采用Ribociclib在二线作为跨线治疗(联合内分泌治疗),已经显示出相比单用内分泌治疗的一定优效性,但鉴于这是一项Ⅱ期研究的结果,还需要更大规模的研究进一步验证。此外还有一些回顾性研究也评估了CDK4/6抑制剂跨线治疗的效果。
除CDK4/6抑制剂跨线治疗外,我们也可以换一换思维,去考虑内分泌治疗联合其它靶向药物进行治疗。例如国内的HDAC抑制剂西达本胺,该药物在ACE研究以及真实世界研究中都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另外,还有针对某些特异靶点的研究(如PIK3CA突变)。SOLAR-1研究和BYlieve研究作为针对PIK3CA突变人群的临床研究,其结果都显示对存在PI3K突变的患者,在氟维司群基础上加用阿培利司(Alpelisib)可显著提高疗效,尤其是BYlieve研究纳入的均为CDK4/6抑制剂治疗失败的患者,为后续治疗选择提供了依据。
此外,当前我们还将HR+/HER2-乳腺癌患者中的一部分划分出来,也就是对HER2低表达患者进行了更为个体化的治疗。今年ASCO年会报告的DESTINY-Breast04研究结果显示,对包括HR+和HR-患者在内的HER2低表达患者,应用T-DXd与单药化疗为主的医生选择治疗相比,采用抗体偶联药物(ADC)T-DXd能够达到更好的PFS和OS,这为HER2低表达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美国FDA近期也批准了T-DXd的这项适应证。
另外,在后线治疗中,ASCO年会报告的TROPiCS-02研究也显示,在二线及以上治疗中相比医生选择的治疗方案,对HR+/HER2-患者采用另一种ADC药物——戈沙妥珠单抗(SG)治疗,也有1.5个月的中位PFS延长。虽然从数据上来看,结果并不是特别亮眼,但也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PFS获益且有统计学显著性,而且这是一项后线治疗研究,中位PFS较短也是在意料之中,此外研究显示OS也有获益的趋势。
目前在国内外指南中,对CDK4/6抑制剂一线治疗失败后的患者并未推荐标准治疗方案,因为上述方案并未进行头对头的比较,故目前对于这部分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要基于患者的经济条件、治疗意愿、是否存在特定靶点以及国内药物的可及性,选择合适的治疗方式。
03
《肿瘤瞭望》: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HR+早期乳腺癌患者,您会如何选择强化治疗策略?
袁芃教授:HR+/HER2-患者整体的预后还是比较好的,但对于淋巴结转移较多、Ki-67指数较高的患者仍属于高风险人群,MONARCH E研究就对这部分人群在内分泌治疗的基础上加用2年的阿贝西利治疗,来观察这部分人群的生存获益。目前该研究中期分析已显示出了DFS的显著获益,基于此点阿贝西利也获批了早期HR+/HER2-患者术后强化辅助治疗(针对淋巴结阳性,高复发风险且Ki-67≥20%患者)的适应证,而该适应症在国内也已获批,因此,对于这部分高复发风险患者,使用CDK4/6抑制剂是可以考虑的。
此外,还有既往一直在讨论的延长内分泌治疗时间问题,即在5年治疗的基础上继续延长。多项研究显示对高风险人群,延长治疗也是一种选择。基于SOFT & TEXT研究,对年轻高风险患者还可采用卵巢功能抑制(OFS)+AI方案,同样相比他莫昔芬5年治疗有更好的疗效。所以对于高风险患者,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和风险程度选择不同的强化治疗策略。
袁芃 教授
国家癌症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特需医疗部副主任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抗癌协会理事
中国抗癌协会国际医疗与交流分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业委员会常委
中国临床肿瘤学会乳腺癌专家委员会常委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学分会乳腺癌学组主任委员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理事长
全国三八红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