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11日,CSCO消化肿瘤高峰论坛在北京正式召开。会议讲题主要集中于胃癌、肠癌的临床治疗及转化医学研究的热点问题,对胃癌、结肠癌的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交流,分享了肿瘤生物学行为、分子水平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徐建明教授做了“biomarker&结肠癌辅助治疗—从II/III期及左/右半结肠癌生物差异谈起“这一专题演讲。《肿瘤瞭望》在会后就“结肠癌辅助治疗”问题对徐建明教授做了采访。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徐建明 解放军307医院 消化肿瘤科 主任
目前临床有效的结肠癌辅助治疗方案
对于有效的结肠癌辅助治疗方案,目前疗效比较肯定的是氟尿嘧啶类的药物和奥沙利铂。有些患者适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有些患者适合氟尿嘧啶单药治疗。
哪类结肠癌患者可从辅助治疗中受益
目前比较明确能从辅助治疗中获益的患者有II期高危患者,微卫星不稳定的II期患者若单纯使用氟尿嘧啶,其获益不明显。III期结肠癌患者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II期、III期结肠癌疗效预测的生物标志物
对化疗来说,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标志物预测其疗效。但在辅助治疗方面,四项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对预测疗效有帮助。而对于晚期转移患者,全RAS检测对预测单抗药物疗效有帮助。
左/右半结肠癌辅助治疗的预后差异
左/右半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目前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左/右半结肠癌的预后在III期阶段有差异,右半结肠癌的预后相对差一些,左半结肠癌的预后相对要好一些。对转移结肠癌患者来说,这种差异更大,这种明显差异是全身治疗药物引起的,因为右半结肠癌更多基因发生了改变,全身药物治疗的效果不如左半结肠好,所以造成这种预后的差异。
访谈原文
《肿瘤瞭望》:目前临床有效的结肠癌辅助治疗方案有哪些?患者该如何选择结肠癌辅助治疗方案?
徐建明教授:有效的结肠癌辅助治疗方案目前是氟尿嘧啶一类的药物、第二种是奥沙利铂。有些患者适合奥沙利铂、氟尿嘧啶联合用药,有些患者适合氟尿嘧啶单药治疗。到目前为止,比较疗效比较肯定的就是这两类药物。
《肿瘤瞭望》:哪类结肠癌患者可从辅助治疗中受益,您能否简要分析预测II期、III期结肠癌治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
徐建明教授:目前比较明确能够获益的患者有II期高危患者,有临床高危因素的患者。II期患者做了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后,微卫星不稳定的患者其预后较好,如果单纯使用氟尿嘧啶的药物,其获益不明显。III期结肠癌患者氟尿嘧啶和奥沙利铂联合用药可明显改善其预后。
对化疗来说,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标志物可预测疗效。但是在辅助治疗方面,四项微卫星不稳定检测对预测疗效有帮助。而晚期转移患者,全RAS检测对预测单抗药物疗效有帮助。
《肿瘤瞭望》:左/右半结肠癌的生物学行为不同,左/右半结肠癌的生物差异如何影响结肠癌辅助治疗方法选择、疗效和预后?
徐建明教授:在辅助治疗方面以前没有注意这个问题,目前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左/右半结肠癌在III期阶段有差异,右半结肠癌的预后相对差一些,左半结肠癌的预后相对要好一些。对转移结肠癌患者来说,这种差异更大,这种明显差异是全身治疗药物引起的,右半结肠癌更多基因发生了改变,全身药物治疗的效果没有那么好,所以造成这种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