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诊疗指南大会”于4月18-19日在济南召开。在妇科肿瘤专场,指南专家组成员介绍了CSCO指南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领域的更新。《肿瘤瞭望》在大会现场邀请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力教授介绍CSCO妇科肿瘤指南更新,展望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的未来工作计划。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由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和北京市希思科临床肿瘤学研究基金会联合主办的“2025 CSCO诊疗指南大会”于4月18-19日在济南召开。在妇科肿瘤专场,指南专家组成员介绍了CSCO指南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领域的更新。《肿瘤瞭望》在大会现场邀请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李力教授介绍CSCO妇科肿瘤指南更新,展望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的未来工作计划。
李力教授
医学博士,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指导教师和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广西妇科肿瘤临床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
主要学术兼职:现任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常务理事、CSCO妇瘤专家委员会主委。曾任中国抗癌协会第六届常务理事、中国抗癌协会妇科肿瘤专业委员会(4、5届)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妇产科分会(1、2届)常委、中华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1、2、3、4届)常委、中华医学会肿瘤学会妇科肿瘤学组副组长和中国老年医学会妇科分会常委。曾任广西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广西生物化学会副理事长,广西医学会常务理事,广西医师学会常委,广西抗癌协会妇瘤专业委员会(1、2届)主委、广西医学会妇科肿瘤分会(1、2届)主委、广西医学会妇产科分会(6、7、8、届)副主委。
CSCO指南的更新和修订一直备受临床医生和患者关注,请您谈一谈CSCO妇科肿瘤诊疗指南(2025)的修订原则和依据。
李力教授:CSCO妇科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主要基于III期临床试验证据、药监局批准以及是否适合中国人群等原则。
首先,指南根据近期发布的III期临床试验数据,选择相比指南原有推荐疗效更佳和/或副反应更轻的疗法,特别是中国医生自行完成的临床试验更符合中国国情;在特殊情况下指南也会考虑II期试验数据。指南专家组秉承严谨的态度,不会仅基于客观缓解率(ORR)等短期疗效指标做出判断,而是在获得无进展生存(PFS)和总生存(OS)等生存数据后,再评估是否纳入指南。
其二,该新疗法已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并收录于药监局药品说明书中。
其三,对于国外成熟并获得国际指南推荐的治疗模式,若未在中国市场上市或不适合中国人群,CSCO指南也不会盲目跟随。
总的来说,CSCO妇科肿瘤诊疗指南更新的宗旨是提高治疗疗效和减轻副反应,还要考虑到基层医院能更好地使用该指南。
2025版CSCO指南在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诊疗方面的更新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力教授:今年CSCO妇科肿瘤诊疗指南的更新涉及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2025版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指南新增了多项免疫疗法推荐。既往妇科肿瘤免疫治疗的循证依据有限,但随着更多III期临床试验(包括符合中国国情的高质量本土III期研究)的完成,指南得以更全面地评估其疗效与安全性。
此外,指南对一些患者的治疗模式也进行了改进,如对于早期子宫颈癌患者,指南进一步描述哪些患者不需要广泛子宫切除,可以根据六条标准缩小手术范围,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我们根据近期发布的前哨淋巴结清扫大规模临床试验结果,指出哪些患者无需进行系统淋巴结清扫,可以选择前哨淋巴结清扫。
作为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的主委,请您谈一谈未来工作计划。
李力教授:作为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主委,我的核心任务是服务于全体会员及医务人员,支持他们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我在本次CSCO指南会上也提出了CSCO妇科肿瘤专家委员会未来的工作重点:
学术会议:开展CSCO学术年会的妇科肿瘤分会场、BOA大会妇科肿瘤专场和妇科肿瘤专委会学术年会,以促进国内高质量学术交流和创新性研究工作的开展。
指南制定与修订,共识制定:持续更新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和宫颈癌这三大妇科肿瘤的指南;推动外阴癌、阴道癌诊治指南的制定,举办CSCO指南大会妇科肿瘤专场。对于不具备指南制定条件,但临床工作者所关心的问题,根据现有证据制定共识。
临床研究与交流合作:组织协调妇科肿瘤临床多中心、多学科、多层次的协作研究(包括注册临床试验和医生发起临床研究);与其他国内学术团体和国外相关学术团体(ASCO、ESMO和SGO等)交流与合作。
教育与培训:开展多次妇科恶性肿瘤规范诊治巡讲;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专业妇科肿瘤人才;开展妇科肿瘤防治科普宣传教育。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助力实现妇科肿瘤诊治“四化”:第一化是基于指南和循证证据的“规范化”,第二化是精准施策“个体化”,第三化是建立全周期照护体系的“全程管理化”,第四化是“杜绝诊疗随意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