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拓无界,共新生——第一届中国肿瘤抗体偶联药物高峰论坛2022肺癌分会场纪实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2/12/24 13:51:08  浏览量:5791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为了促进抗肿瘤ADC药物研究的学术交流,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肿瘤抗体偶联药物高峰论坛”于2022年12月18日在线上召开。

编者按:为了促进抗肿瘤ADC药物研究的学术交流,由北京癌症防治学会主办的“第一届中国肿瘤抗体偶联药物高峰论坛”于2022年12月18日在线上召开。本次会议通过主会场、乳腺癌分会场、消化道肿瘤分会场、肺癌分会场、病理分会场和临床研究分会场等六个学术专场,由院士领衔、国内外顶级大咖坐镇,对抗肿瘤ADC的前沿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分享和讨论,本文对肺癌分会场内容进行介绍。
 
ADC肺癌分会场由广东省人民医院吴一龙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胸科医院陆舜教授任大会主席,邀请到多位肺癌领域一线专家围绕ADC药物在肺癌领域的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共分“引领创新”和“精准护航”两大部分。会议伊始,吴一龙教授欢迎各位专家的参会,希望本次会议能为未来肺癌领域的治疗发展打开新思路,找到新方法。陆舜教授在致辞中表示,ADC是继免疫治疗后另一个急速发展的药物治疗手段,在乳腺癌、肺癌和消化道肿瘤中均现曙光,并已开始改变标准治疗,希望通过本次交流和讨论,增进临床对ADC在肺癌领域的应用的理解,也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部分:引领创新
 
谈到创新,必须从作用机制入手。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李苏教授在《ADC药物在肺癌中的作用机制》的分享中,介绍ADC药物实现细胞毒药物靶向性,精准杀伤肿瘤细胞。ADC药物集大分子与小分子的特性于一身,兼顾靶向药物的特异性和化疗药物的高效性。其中,T-DXd凭借在制药工艺上的突破性创新,成为新一代ADC代表药物。其特征包括独特的载药DXd、高载药量的可裂解四肽连接技术、连接子与载药的连接与释放以及保持原有性质的HER2单克隆抗体。由于旁观者效应,T-DXd在HER2低表达肿瘤模型中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作用。肺癌领域有多款ADC药物正在研发中,未来可期。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李子明教授在《肺癌中ADC关键研究解读及未来展望》中,分享了ADC药物在肺癌领域的关键研究相关数据,包括T-DM1治疗HER2突变肺癌、T-DM1治疗HER2外显子20插入突变型NSCLC患者、T-DXd治疗HER2突变晚期肺癌的DESTINY-Lung01研究、进一步探索T-DXd治疗HER2突变晚期NSCLC的最佳剂量(5.4mg/kg vs.6.4mg/kg)的DESTINY-Lung02研究、HER3-DXd治疗EGFR-TKI耐药的肺癌、Dato-DXd治疗晚期NSCLC的TROPION-Lung02试验等。ADC通过高度靶点选择性并扩大高毒化疗药物治疗窗,能高效精准地杀伤具有特殊抗原表达的肿瘤细胞,取得良好的疗效。目前,不同机制的ADC在治疗不同类型的肺癌具有不同的疗效,后线情况喜人,FDA获批ADC药物逐年增多,各大权威指南均推荐ADC可适用于肺癌二线治疗。未来,ADC药物在肺癌一线治疗或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还需进一步探索,以扩大ADC药物在肺癌的治疗中的获益。
 
 
圆桌讨论环节,在吴一龙教授的主持下,福建省肿瘤医院黄诚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胡洁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邢力刚教授及2位讲者,分别围绕“从临床实践的角度,抗体/连接子/载荷这3部分哪一部分最值得优化”、“基于现在已公布的数据,ADC药物在肺癌患者中的最大优势”、“ADC药物与放疗之间的关系及未来突破”等热门话题展开探讨。
 

第二部分:精准护航
 
江苏省肿瘤医院史美祺教授在《肺癌中抗HER2治疗现状及未来探索》中,首先介绍了HER2突变晚期NSCLC中未满足的临床需求,汇总HER2突变肺癌领域的治疗进展并进行展望。HER2突变是晚期SCLC的不良预后因素,目前在中国对于该人群尚无靶向疗法获批,需要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式。针对HER2突变人群,HER2 TKI、单抗、ADC、免疫治疗等单药或联合治疗显示出一定的疗效。ADC药物在该人群实现了突破性进展,T-DXd成为FDA获批的首个HER2靶向药物(基于DESTINY-Lung02研究),T-DXd在中国的注册研究(DESTINY-Lung04/05研究)正在进行。未来中国将迎来更多的HER2靶向药物(如吡咯替尼、T-DXd、SHR-A1811等),为HER2突变晚期NSCLC患者带来更多生存获益。
 
 
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吴敬勋教授带来了《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解读》。药物引起的间质性肺病(DILD)是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中常见的肺部不良反应之一。近年来,随着临床肿瘤学的快速发展,大量新型抗肿瘤药物获得批准上市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DILD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诊断标准,如果处理不当可导致治疗暂停或中断,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由中国临床肿瘤学、呼吸病学、影像学、药学、病理学和放疗领域的多位专家共同组成的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专家委员会对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的诊治与管理进行多次研讨,最终达成抗肿瘤药物相关间质性肺病诊治专家共识,建议临床应及早识别高危人群,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将有助于减少肿瘤药物相关DILD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改善患者预后,延长生存;同时,组建并推行多学科诊疗模式,实现对肿瘤患者的全方位、全周期的全程健康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本环节圆桌讨论由陆舜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金陵医院宋勇教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王佳蕾教授和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叶峰教授与2位讲者,围绕“对于HER2阳性的晚期肺癌患者,在临床实践中如何选择药物”、“临床实践中如何平衡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和疗效”、“未来如何定义ADC药物在HER2阳性肺癌一线地位”、“在哪些方面继续开展ADC药物的临床试验”等议题展开精彩讨论。
 
 
在总结致辞中,吴一龙教授认为ADC药物“初掀盖头,露出芳容”,在肺癌领域具有不俗的表现,但还需要做更多的探索,如在二线的作用、联合其他药物治疗等。ADC药物目前已在国内探索出全新的治疗模式,兼顾精准治疗、免疫治疗、细胞毒药物的结合,为各位临床专家提供了非常好的研究机会,包括探索更广泛的靶点、更优化的工程学结构、更安全的剂量范围等。随着临床医生不断积累病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信ADC药物在肺癌领域将有更大的用武之地。
 
 
扫描二维码,观看会议回放

版面编辑:张靖璇  责任编辑:卢宇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