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肿瘤瞭望>资讯>正文

王洁教授:如何做好肺癌治疗的全程化管理

作者:肿瘤瞭望   日期:2020/1/7 14:36:16  浏览量:12448

肿瘤瞭望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12月21日,由天津市肺癌诊疗中心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9年天津市肺癌诊疗中心学术会议”召开。

12月21日,由天津市肺癌诊疗中心主办,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天津市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协办的“2019年天津市肺癌诊疗中心学术会议”召开。王洁教授作报告《2019年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进展》,并接受媒体采访。
 
 
《肿瘤瞭望》:肺癌治疗方案越来越多,如何做好肺癌治疗的全程化管理?

王洁教授:肺癌治疗的全程化管理涵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第二个方面是在治疗过程中的全程监测。毋庸置疑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了肺癌精准治疗时代,对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特别是腺癌,靶向治疗已占据半壁江山,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治疗方式。
 
合理的治疗方案:目前指南主张在治疗前进行基因分型检测,对于驱动基因阳性的患者,尤其是可药物治疗的驱动基因,首选靶向治疗;无驱动基因突变的肺鳞癌和小细胞肺癌患者可选用免疫治疗,没有驱动基因的腺癌也可考虑免疫治疗。免疫治疗前检测PD-L1的表达,PD-L1是目前相对成熟的靶点,对于PD-L1高表达的患者甚至可以选用单药免疫治疗,PD-L1低表达或阴性患者也可接受化疗联用免疫治疗。
 
总之,肿瘤医生要根据患者的基因状态、PD-1表达状态或TMB状态等,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案;第二,治疗决策还要考虑效价比,现今治疗方案越来越多,同样疗效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哪种药物组合方式的费用更低;第三是要考虑这些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管理策略,选择不良反应小的药物。
 
全程监测:做好治疗过程中的纵向管理,比如,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过程中怎样去监测耐药,耐药机制是什么,怎样去干预?在分子层面的耐药和临床层面的耐药,干预方式可能不同,这些我们面临的富有挑战性问题。

《肿瘤瞭望》:在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前应进行针对相应的基因状态的检测,请简要介绍二三线城市中临床开展基因检测的现状。
 
王洁教授:2012年广州的张力教授在Lung Cancer上发表的一项调研结果,当时中国二、三线城市的基因检测率只有不到20%;5~6年后,程颖教授在北方地区开展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显示,基因检测率有50-60%,但这项研究不仅是在二三线城市的医院开展,也包括一些省市级医院,如果只考虑二三线城市,检测率估计在50%以下。但我们可以看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没有检测就没有治疗”的理念,并能接受到医院开展的一些检测项目,一些检测公司正在研究探索性NGS等检测。日本在2012年检测率已达到80%,但我相信再过2-3年,我们检测率也能达到80%,甚至达到100%的时代也很快会到来。
 
此外,一个好的伴随诊断需要有前期真实世界数据的支撑。在好的检测技术的前提下,样本本身的采集、储存、运输,以及样本到检测中心后的检测,都需要遵守标准化和规范化的protocol,这样才能得到真实有效的数据。

版面编辑:洪江林  责任编辑:张彩琴

本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参考


肺癌

分享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