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届晚期乳腺癌国际共识会议(ABC7)已于2023年11月9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的主要目标是制定晚期乳腺癌管理的国际共识指南,最终提高全球所有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标准、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会议第1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带来了PHOEBE 3期临床研究OS数据更新的口头报告,并在第4天进行了投票。在大会现场,《肿瘤瞭望》特邀胡夕春教授就晚期乳腺癌相关内容进行深度分享。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第7届晚期乳腺癌国际共识会议(ABC7)已于2023年11月9日在葡萄牙里斯本举行,会议的主要目标是制定晚期乳腺癌管理的国际共识指南,最终提高全球所有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标准、生存期和生活质量;会议第1天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带来了PHOEBE 3期临床研究OS数据更新的口头报告,并在第4天进行了投票。在大会现场,《肿瘤瞭望》特邀胡夕春教授就晚期乳腺癌相关内容进行深度分享。
01
《肿瘤瞭望》:本次大会中,PHOEBE研究更新的OS数据具有临床意义而无统计学意义,您如何解读呢?
胡夕春教授:这项PHOEBE研究是一项在中国进行的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既往已进行了两次分析。第一次分析显示PFS得到明显延长,与对照组的6.8个月相比,吡咯替尼组可将PFS提升至12.5个月[1]。结合其他研究,我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其作为抗肿瘤新药用于治疗HER2阳性(HER2+)晚期乳腺癌。第二次分析主要针对总生存(OS),对照组中位OS为26.9个月,但是吡咯替尼组未达到中位OS,但是P=0.02已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相关结果去年发表于The Lancet Oncology杂志[2]。今年OS数据已经成熟,我们在ABC7会议公布了OS结果,相对于对照组(28.6个月),吡咯替尼治疗组(39.4个月)中位OS延长了10.8个月,具有极大的临床意义[3]。
我们对乳腺癌OS的延长期望远高于其他肿瘤。对于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位OS提升3个月以上,我们才认为具有临床价值;对于Luminal型乳腺癌和HER2+乳腺癌,中位OS延长6个月以上才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研究中吡咯替尼组比对照组延长远超6个月(达到10.8个月),因而我们认为具有临床意义。
作为临床医生,临床实践中希望患者能够活得更长、更有生活质量,因而并不特别关注统计学意义。上次分析P<0.05,而本次分析的P>0.05,但不能完全根据P值来决定其是否具有临床价值。P>0.05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样本量较小,因为最初设计临床试验的主要终点只有中位PFS,而OS是次要的临床试验终点。但临床试验一般要求,药物至少对患者的OS没有损害才会获得批准。本研究也表明,患者中位OS延长超过6个月(达到10.8个月),极具临床价值。而且本次会议报告的结果也得到了众多国外专家认可,如Eric P.Winer教授、Hope S.Rugo教授以及Sandra M.Swain教授均认为吡咯替尼非常有效,基本上可以和图卡替尼齐名。
02
《肿瘤瞭望》:对于晚期患者的二线治疗,应该如何选择吡咯替尼、T-DXd等HER2靶向治疗药物呢?
胡夕春教授:目前有4种TKI的HER2靶向治疗药物,包括拉帕替尼、吡咯替尼、奈拉替尼、图卡替尼。图卡替尼在中国还未获批乳腺癌相关适应证;其他三种已经获批。但拉帕替尼逐渐退出中国市场,奈拉替尼的适应症为早期乳腺癌,而吡咯替尼已获批晚期和新辅助HER2+乳腺癌适应症。我们也可以进行一些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分析药物的具体疗效,如图卡替尼治疗进展后的患者使用吡咯替尼,进而分析药物疗效;反过来也可分析吡咯替尼进展的患者使用图卡替尼的疗效,这可能会获得药物疗效比较的间接数据,而直接头对头的比较可能需要更大样本量的研究。
03
《肿瘤瞭望》:您认为在今年的ABC7共识上,HR+/HER2-乳腺癌领域有哪些重要的更新呢?
胡夕春教授:ABC7共识主要集中讨论临床的具体情况,如战争、冲突、老年患者、艾滋病、脑膜转移疾病等患者的临床治疗策略。这些临床患者真正有需求,但并无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而大部分的临床试验又将其排出在外。对于这类患者,我们可以通过ABC7形成专家共识,对后续治疗给出建议。另外,整理了近2年来的所有循证医学证据,含这次ESMO会议上的临床试验的数据,供大家投票时候参考。
对于HR+/HER2阴性患者来说,目前的治疗武器越来越多,包括内分泌治疗、内分泌治疗+(主要为靶向治疗药物,包括CDK4/6抑制剂、PI3K/AKT/mTOR抑制剂等)、ADC药物(包括T-DXd和SG)。这两种ADC药物,已在中国获批针对HER2低表达的药物为T-DXd;而另一方面,全球性临床试验TROPiCS-02证明,SG对HR+/HER2-乳腺癌疗效较好并且具有OS获益,目前正在进行更为前线的临床试验。对于内分泌治疗进展患者,在较前线的患者中的TROPiCS系列临床试验头对头比较了医生选择化疗方案和SG的疗效,我们也期待最终的临床试验结果。总体而言,对HR+/HER2-乳腺癌患者的治疗武器越来越多,选择也越来越多。
04
《肿瘤瞭望》:作为本届ABC7唯一的中国讲者,您认为如何让更多的中国研究及中国方案走向世界呢?
胡夕春教授: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难度系数也较大。既往我们中国医生可能更多的是“跟跑”,跟着国外走;现在的临床试验基本上可以实现“并跑”,在某些领域甚至能够做到“领跑”,但是“领跑”真的很少。我们也希望中国的临床试验能越来越多走向国际。
首先,我们需要多参加国际临床试验,了解游戏规则;其次,再发起我们自己的临床试验。在“并跑”方面,我觉得目前比较成功,如国内的三类药物:吡咯替尼、达尔西利以及CDK4/6仿制药,都进行得较为顺利。但是走向国际也需要与国际专家联合(包括参加指南制定等),通过口头报告、壁报等形式让更多国外专家了解中国药物的具体疗效。经过ABC7大会的口头报告,我国的吡咯替尼PHOEBE 3期临床试验结果也得到了众多国外专家认可,均认为其非常有效,可作为治疗选择之一。
05
《肿瘤瞭望》:今年可以再次参加线下ABC7大会,您有哪些参会体验可以分享呢?
胡夕春教授:两年前的ABC6大会我们只能在网上参会;两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线下见面。其实参会更需要交流,而线上沟通有限。线下参会能够学到更多,能够积极参与到国际指南共识的制定,我非常赞同线下参会。而且媒体也有助于抗肿瘤知识的宣传,包括乳腺癌鉴别诊断、治疗进展、指南变化等等,能够迅速地让国内同行和患者及时了解国际乳腺癌治疗领域的新进展、新知识和新理念。
▌参考文献:
1.Xu B,Yan M,Ma F,et al.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versus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PHOEBE):a multicentre,open-label,randomised,controlled,phase 3 trial[J].The Lancet Oncology,2021,22(3):351-360.
2.Jacobson A.Pyrotinib improves survival in previously treated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J].The Oncologist,2022,27(Supplement_1):S5-S6.
3.Xichun Hu,Binghe Xu.Updated overall survival(OS)outcomes from the phase 3 PHOEBE trial of pyrotinib plus capecitabine versus lapatinib plus capecitabine in patients with HER2-positive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ABC7
胡夕春教授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
ESMO乳腺癌Faculty Member
ABC5 panelist
中国抗癌协会多原发和不明原发肿瘤专委会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临床化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肿瘤内科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乳腺专委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专委会委员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审评中心审评专家
发表论著200多篇,包括Lancet Oncol和JCO杂志等
主编《肿瘤内科方案的药物不良反应及对策》和《肿瘤科常见诊疗问题问答–胡夕春医生查房实录》等
主持十三五“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等
上海市领军人才、中国抗癌协会科技奖二等奖、全国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和上海市医学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