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瞭望:4月12日,“2018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年会暨北京乳腺癌高峰论坛”在北京拉开帷幕。《肿瘤瞭望》特邀军事科学院附属307医院江泽飞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王坤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昕教授,对“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进展”及“提高乳腺癌规范化诊疗水平”等问题展开讨论。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左起:王昕教授,王坤教授,江泽飞教授)
曲妥珠单抗“入保降价”促进HER2阳性乳腺癌的规范诊疗
江泽飞:很高兴在此次会议期间,能与两位乳腺肿瘤界的青年才俊共同讨论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相关问题,探讨治疗策略的优化、新药研发进程,以及指南共识的推广。2017年曲妥珠单抗进入全国医保,同时大幅降价后,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规范化抗HER2治疗得以普及,二位在临床实践工作中感受如何?
王坤:曲妥珠单抗“入保降价”后,广州地区的HER2阳性患者接受规范化抗HER2治疗的比例已由70%提高至接近100%。这是医患双方均所乐见的结果。
王昕:相较于广东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京周及其所辐射的内陆地区患者发生的改变可能更加明显。曲妥珠单抗“入保降价”之前,1年30多万的治疗费用经常使部分确诊HER2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望而却步”。扩大医保目录等利好政策可使该类患者直接受益。
“双靶治疗”增加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选择
江泽飞:总体来看,目前国内规模较大的诊疗中心,其规范化抗HER2治疗的覆盖率均可达80%以上。在此趋势下,HER2阳性早期患者获得治愈或延长生存的比例将明显提高;随之面临的新问题是如何进一步满足更多早期高危患者的治疗需求,以及增加晚期患者更多的治疗选择,以克服原发和继发耐药问题。联合不同作用机制药物的“双靶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王昕:临床实践中确实可见部分患者发生HER2耐药。关于耐药机制的研究,以及研发不同作用靶点的新药是未来的重要研究方向。近期APHYNITY等双靶治疗研究为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更强的新选择。期待帕妥珠单抗等新型靶向药物能尽早进入中国市场,提高“双靶治疗”的可及性。为进一步解决药物治疗可及性的瓶颈问题,医疗决策层及学科带头人要积极参与国际临床研究,加快新药审批流程。
王坤:我们医院参与了新辅助双靶向治疗的国际多中心临床研究,两项研究中我所管理的病人,双靶治疗确实可获得良好效果。而新辅助双靶治疗可使患者的pCR率提高至40%-50%。此外,我们选择术后腋结阳性的高危复发风险患者给与“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的双靶治疗,随访几年疗效不错,未见肿瘤复发转移。毗邻港澳,广东地区的患者接受新型靶向治疗的可及性高于国内其他地区。
江泽飞:近期,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了“博鳌医疗先行区”,李克强总理也走访了上海等地的知名药企和医疗机构。加快新药、新技术的审核上市已进入决策执行阶段。本次会议中,赫捷院士也讲到国家对医疗行业发展的支持性政策。CFDA相关专家也将在本次会议中讨论这一问题。
NeoSphere研究:4周期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方案达到 pCR 的比例为45.8%,明显高于其它三种方案
APHINITY研究:在淋巴结阳性患者中,与安慰剂组对比,帕妥珠单抗组的3年iDFS可提高1.8个百分点(92.0% vs 90.2%;HR=0.77,p=0.019)
《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更新与推广
王昕:“健康中国2030”提出了将肿瘤规范化治疗和管理的程度再提高20%。提高国内乳腺癌规范化诊疗程度,尤其是基层医生的诊疗水平,指南共识的学习和推广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设计精巧,内容符合国情;是医生临床实践中重要的“口袋工具书”。
王坤:此次更新的《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确实非常方便、实用,临床医生可通过指南的快速指引,获得规范标准的“参考答案”以解决临床问题。为进一步提高乳腺癌的规范诊疗水平,应可向各级医疗机构大力推广指南的应用;尤其是二三线城市、偏远落后地区的基层医院,可通过指南的学习,将乳腺癌诊疗进展及时地传递给基层医生。
江泽飞:4月13号下午,2018年最新版本的《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正式发布。新版指南结合国内外权威的循证医学研究进行更新修订,内容更丰富。指南修订是CSCO-BC专委会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两位也参与了此项工作,对指南推广和CSCO-BC专委会的工作哪些建议?
王坤:很荣幸能加入CSCO-BC专委会的工作团队,希望能在这个平台学习交流,将临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结合国内外乳腺癌研究进展,在CSCO-BC专委会的平台上进行讨论,以获得解决问题的共识和策略,或形成解决问题的研究设计。
王昕:作为一名乳腺癌青年医生,能参与CSCO-BC专委会的相关工作,是莫大的荣幸,也是成长的良机。随着乳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乳腺癌诊疗指南的更新速度也明显加快,要求我们更全面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研究进展。医疗大数据及人工智能时代到来之际,指南共识的运用载体也将发生改变。凡有据可依的临床问题或许都能实现“一键解决”,我们深感任重而道远。
江泽飞:CSCO-BC专委会在成立不到1年的时间内,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这是一个充满活力、富有责任感的团队。希望我们能一起努力,结合临床实际,把握行业发展良机,充分利用医疗大数据资源,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探索“智能医学”临床应用,为行业发展尽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