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中国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裘法祖院士诞辰11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刘允怡院士追思会于2024年10月24-27日在武汉召开,本届会议秉承“交流、规范、创新、发展”的宗旨,邀请到众多国内外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学者参会,深入探讨领域热点难点,交流临床诊治经验心得,并推广新理念与新技术。在本次会议上,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马宽生教授以“《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系统治疗篇”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本刊特邀马宽生教授就相关课题作进一步的分享与探讨。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Current Time 0:00
Duration 0:00
Remaining Time -0:00
This is a modal window.
The media could not be loaded, either because the server or network failed or because the format is not supported.
Beginning of dialog window. Escape will cancel and close the window.
End of dialog window.
编者按:国际肝胆胰协会(IHPBA)中国分会第九届学术研讨会暨裘法祖院士诞辰110周年学术思想研讨会、刘允怡院士追思会于2024年10月24-27日在武汉召开,本届会议秉承“交流、规范、创新、发展”的宗旨,邀请到众多国内外知名肝胆胰外科专家学者参会,深入探讨领域热点难点,交流临床诊治经验心得,并推广新理念与新技术。在本次会议上,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马宽生教授以“《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系统治疗篇”为题进行了学术分享,本刊特邀马宽生教授就相关课题作进一步的分享与探讨。
01
您在本次会议上以“《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解读-系统治疗篇”为题进行了报告,能否为广大读者分享一下此次报告的核心要点?
马宽生教授:此次报告的核心要点是系统性治疗对肝癌治疗全过程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围手术期的治疗。对于存在术后复发高危因素的肝癌患者,使用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系统性治疗或局部治疗作为辅助治疗,可以减少术中肉眼不可见的微小病灶,从而提高患者5年生存率。此外,对一些初始判定为不可手术的患者,系统性治疗和局部治疗作为新辅助治疗也有望使肿瘤体积减小、数量减少,从而为手术治疗创造条件。
02
在系统性治疗推荐方面,《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与我国其它肝癌诊疗指南是否有所差异?与欧美等世界其它国家或地区的推荐又有哪些明显不同?
马宽生教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更强调中国特色。肝癌在我国是发病率第4、死亡率第2的恶性肿瘤,且我国每年新发肝癌病例数占全球的约45%,80-90%由乙肝导致,而欧美肝癌发病率较低,且主要由酒精肝或丙肝引起,二者在病因学有着明显区别。而且遗憾的是,我国仍有70%肝癌患者确诊时为中晚期、已无手术指征,与国外以早期肝癌为主不同,因此我国的肝癌指南以及肝癌专家学者都要重视如何将不可手术的患者转化为可手术患者,《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也相应更为强调系统性治疗和局部治疗作为转化治疗手段的应用。
03
您如何看待已获《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推荐的系统治疗方案当前的临床价值?
马宽生教授:《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推荐的治疗方案有三种用途,首先是治疗不可手术切除的中晚期肝癌患者,使一部分患者变成可手术切除患者;其次是作为新辅助治疗,降低复发高危患者的术后复发率;最后是在术后联合局部治疗降低复发风险。总之,该指南的应用可以贯穿肝癌治疗的全过程。
04
《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年版)》在附录部分也提及了系统治疗与TACE/HAIC联合使用的可能性和最新临床进展,您如何看待该治疗模式的发展前景?
马宽生教授:多项临床研究数据显示,仅使用系统性治疗对中晚期肝癌的客观缓解率,如靶免联合治疗方案缓解率至多为40%,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联合TACE/HAIC等局部治疗或放疗,则可使客观缓解率提高到60%-70%,有望成为不可手术肝癌尝试转化治疗的主要模式。
马宽生教授
重庆西南医院
重庆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东京大学访问学者,重庆英才-名家名师
中国医师协会肝脏外科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肿瘤消融委员会常务委员
中国抗癌学会肝癌专委会常务委员
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肝脏外科学组委员